据法新社报道,8月16日,中国海军的一艘中型拖船——“南拖185”现身仁爱礁附近海域,与那艘赖在礁盘上26年的破旧军舰“马德雷山号”仅隔5海里。这一消息传出后,立刻让菲律宾媒体和军方情绪失控,仿佛被戳中了要害。
要知道,过去二十多年里,菲律宾一直依赖这艘锈迹斑斑、早已丧失航行能力的登陆舰,打着所谓“人道补给”的幌子,在仁爱礁搞“实际控制”。他们年复一年地往船上送人送物,企图把非法占据变成既成事实。然而,今年的情况已与往年完全不同。自5月20日以来,菲律宾的补给行动一次都没有成功。如今,这艘破船已经有102天未获补给,船上的士兵不仅无法轮换,甚至连饮水和食物都成为难题。
这次中国拖船的现身,不再只是单纯的“喊话警告”或“例行巡逻”,而是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:中国方面已不再满足于守株待兔,而是进入了实际处置的准备阶段。
菲律宾军方表面还在逞强。发言人特立尼达少将嘴上放硬话,说什么“一艘拖船拖不动马德雷山号,不值得担心”。可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是否真的拖不动时,他却立刻语塞,神情僵硬,显然心虚。毕竟,这艘锈迹斑斑的破船早已接近报废,船体结构严重老化,就算不拖走,真要动起来恐怕自己就会散架。谁都明白,中国拖船的到来,未必是单纯“拖离”,也可能直接“拆解清理”。
展开剩余65%更令菲律宾心慌的是,这艘拖船并非孤军作战。现场同时还有两艘中国海警舰艇、一艘海军军舰、十余艘渔船,以及快艇和无人机在空中、海面联动。中国海警甚至在潟湖入口处布下渔网,进行水炮演练,明显就是要防止菲方用小艇偷偷运送物资。此刻的仁爱礁,已被中国严密围控,俨然成了一座“铁桶”。
面对这种态势,菲律宾并未就此罢手。他们先派船企图从半月礁绕道突袭,却被中国海警5304舰当场拦截;又试图借夜色派出快艇制造摩擦,结果同样被依法驱离。菲方还一度寄希望于美国出手,但现实却是,美国除了口头上表态“支持盟友”,在行动上却毫无动作。联合军演依旧照常举行,但美军舰艇却不敢靠近仁爱礁半步。此时,菲律宾才意识到,他们所谓的“靠山”,在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。
无奈之下,菲律宾高层只能靠“嘴炮”来壮胆。参谋长布劳纳宣称:“如果中方登船,那就是战争行为!”可当记者追问是否会率先开火时,他立刻沉默,最后改口说“我们会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”。这种前后矛盾的说辞,恰好暴露了菲律宾的尴尬处境:既不敢真打,又不愿认怂。
事实上,中国在仁爱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,并非仓促之举,而是延续了去年在仙宾礁成功实践过的“以拖逼撤”策略。通过长期封锁、切断补给、持续施压,迫使对方自己撤离,从而在不发生激烈冲突的前提下,实现主权维护。如今,这套行之有效的策略,正在仁爱礁再度上演。
菲律宾心里非常清楚,“马德雷山号”已濒临极限。船体腐朽不堪,补给彻底中断,船上士兵身心俱疲,在这种状态下坚持下去几乎不可能。而中国派出拖船,意味着事态已进入“倒计时阶段”。接下来,不论是整体拖走,还是现场拆解后分批清运,这艘赖了26年的破船大概率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。
一旦失去“马德雷山号”,菲律宾等于丧失了在南沙南部的唯一支点。未来他们想再度染指其他岛礁,将更加困难。而对中国来说,解决仁爱礁问题,不仅能进一步巩固在南海的主权地位,还能对其他心怀不轨的势力形成强大震慑。
因此,“南拖185”的出现,无疑预示着仁爱礁问题已进入关键阶段。菲律宾的慌乱和嘴硬,恰恰说明他们心知肚明:这场长达26年的闹剧,终章已经到来。
发布于:天津市国家认可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